我的账户
迁安便民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迁安便民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迁安便民网公众号

迁安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怎么还有人在高考作弊?

2022-08-18 发布于 迁安便民网
工业内窥镜 http://www.dellon.net/

01.

没有一丝丝意外,昨天的高考中又出现了疑似作弊现象,而且疑似很多。

就拿最被关注的事件来说。

一个叫“Pursue-张瑞瑞”的网友,把高三数学题传到了QQ群里,自称可以付费索取答案。

“我可以出钱”

“一道题给两千”

基本都是大题,或许因为大题更复杂,张瑞瑞想快速得到结果,选择了付钱。

当时是6月7日的15:48。

因为正处于高考数学时间段内(6月7日下午15:00至17:00),所以,当时怀疑其偷拍高考试卷的人只有零星几个。

等到考完了,同样是高中学生的人纷纷质疑,这似乎是他们刚刚考过的数学全国乙卷。

“我刚刚考完的,一模一样。”

这时候张瑞瑞换了一种说法,强调这不是高考题,是别人转发给的,求自己帮忙。

但这样的托辞并没有阻止事情闹大。

截图在网上流传,更多人看到以后,指出张瑞瑞在数学高考期间,上传了本该保密的数学试卷。

当然也会有一种可能,是高考后蹭热度的P图行为吗,整个群里都是托儿吗?

一般P图是一人玩转两三部手机,聊天背景则不会太多元。

那我们可以看看群聊成员的聊天背景。

这样带人物照片的。

这样颜色的。

这样颜色的。

还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聊天截图各有源头,截图的源头博主IP地址并不相同。

这也可以帮助佐证,这不是恶搞行为,反而张瑞瑞很可能在考场偷拍了。

另外,还有几件事也涉及疑似泄题或者作弊。

广东一个考生考的是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他在QQ空间发布帖子说,自己有押题卷,言外之意是自己拿到了绝密真题。

毕竟发帖时间是14:24,离开考还有半小时。

安徽某考生的说法与之类似,自称“考前押中语文全国乙卷试题”。

还有人发帖子说:“安陆高中生作弊群有人带3手机拍了数学试卷,考场外985大学帮忙作弊。”

时间是17:57,考试结束后的一小时内。

因为乱象太多,以致于一些网友分不清楚了,哪件事是哪件。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冲击着网友们的神经。

大家质问,泄题了吗?

02.

之后,“教育部表示已经接到举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很快,不超过十二个小时,有了结果:以上情况均不存在考前泄题。

我简单概括一下:

那位甘肃的张瑞瑞,是作弊了,不过并没有提前拿到考试题目;

广东的考生、安徽的考生利用“编辑”的功能,用“试卷内容”换掉了原来的图片,故称“占坑贴”;

另外,所谓的湖北安陆高中生作弊事件,是谣言,造谣者精神不太正常。

总之还是那句话,今年的高考没有提前泄题,最多是考生作弊。

教育部发了通告以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也在相关考点撤换了监考人员。

我是相信这样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的,其实也好理解,现在考卷的保密工作越来越严谨。

几天前就有新闻说,考卷是全程实时监控押送的,专属警车跟随,想在其中一个环节上动手脚,那绝不是贿赂、怂恿、蒙骗一两人能过关的,难度堪比登天。

但是公众并非没有疑问。

比如甘肃考生张瑞瑞是如何绕过层层监管,包括但不限于:

为什么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能带手机进去?为什么考场的信号还不能屏蔽?为什么监考老师们能不阻止考生发出消息,并让其聊天那么久?

比如广东考生得到的带有折痕的考卷,是现场偷拍所得,还是其他方式获取?

如果说总是监考人员、监管人员的疏忽,那这些问题的存在,只是再一次提醒我们:

考场纪律依然悬在高考的头顶。

但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看着真令人揪心。

03.

因为近几年出现的考场乱象确实足够“大胆”。

就在去年7月高考期间,一位高考生用手机拍下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

他把照片上传了到小猿题库。

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带有考生名字和座位号,时间为15时46分,此时离数学考试结束还有1小时多。

当时的工作人员很警觉,马上报警,该考生被取消高考资格。

事后该题目从未在APP前端显示,未以任何形式泄露。

但反过来,网友们追问的问题还是,为什么考生还能带手机进去呢?为什么考场的信号不能屏蔽?为什么监考老师们看不到呢?

虽然有事后的通报和处理,但上述一环接着一环的失职,还是令人感到不安。

发泄完怒气后,见惯不惯的网友们只能调侃:

04.

要知道,高考几乎是社会最后几道公平了。

从它的全部内涵而言,不仅仅代表着高考复习的公平,也意味着最后一考流程上的公平。

否则靠科技得分抢分,怎么能培养出造芯片的人才呢,怎么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呢?

一旦,高考沦为谁有钱谁买先进工具,谁躲开考试监管系统,谁作弊拿好分数的困境,只会让教育千疮百孔。

当然不能。

很多人无论有没有经历过高考,在这些事情上义愤填膺,正是因为他们知道,教育公平、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几个基本要素。

以及,高考留藏着普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

一个高分,或许真能帮助改变人生。

也就是说,他们持续的关注,不在于看热闹不嫌事大,而是为了追求三种信念:

公平,公平,公平。

-END-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迁安便民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迁安便民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迁安便民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迁安便民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