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迁安便民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迁安便民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迁安便民网公众号

迁安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频批“大胃王”吃播背后,食品行业有哪些趋势?

2020-09-18 发布于 迁安便民网
传感器养生网 http://www.sensors-info.com/

原标题:频批“大胃王”吃播背后,食品行业有哪些趋势?

在当前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调整粮食消费结构,减少损耗与浪费,成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必需手段。风调雨顺,加上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可以保证每年6亿吨的粮食产出。

但是,如何让这6亿吨粮物尽其用,其背后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技术水平,以及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民生思维。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节粮运动中,食品产业的机会在哪里?如果说覆盖整个餐饮行业的“光盘行动”能够唤起全民节约食品的意识,那么,在食品设计与开发、零售等环节,还有哪些潜力可挖?各种“节粮”的商业实践,会开辟出新的市场吗?

01、少吃粮,吃粗粮:从菜篮子里挖掘节粮潜力

地中海、DASH、弹性素食……不知不觉,各种流行的饮食模式成为这几年消费者追逐的热点,也为食品行业拓展出新的蓝海市场。人们一般会站在营养科学的角度去比较不同饮食模式孰优孰劣。其实,分析每种饮食模式下,对食物的利用效率,进而看同样一块土地的产出量,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这也许可以为节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曾有人将人类理想的食物结构与当前实际的结构进行对比后发现:谷物、糖和油脂的摄入比例严重超标,;而肉类、乳类和果蔬则摄入不足。特别是果蔬,连理想比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无独有偶,2019年1月,一家旨在促进粮食系统转型的全球非盈利基金会EAT-Lancet委员会在所发布的《粮食地球健康》报告中提出,为了应对未来人口激增、环境恶化对于全球粮食供应造成的压力,全球应调整粮食生产策略与方向。包括:增加植物类食材的消费量,限制动物源食品;从追求粮食高产转向生产健康食材。

中国是谷物消费大国。每年谷物消耗量相当于全球交易量的2倍多。在消费升级和营养教育的推动下,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谷物年人均消费量从138.9千克持续降低至116.3千克,肉类消费量从25.6千克增至29.5千克,禽类、水产、蛋类和奶类消费也明显增加。膳食结构趋向科学,间接让我们降低了对谷物食材的依赖度。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替代谷物”概念,这几年开始在国内有了受众。用薯类、豆类,甚至花椰菜来替代小麦等含麸质的谷物食材,因具有较低血糖指数而受到很多控糖、代餐人群的青睐。野兽生活在去年推出的富含DHA的深海鱼肉面,以及网易严选、王饱饱、桂格等谷物品牌今年推出的融合各类食材的混搭型燕麦片,都为传统的谷物食品创新树立起榜样。

除了少吃谷物外,多吃粗粮也是减少粮食损耗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从粗粮到细粮,增加数道工艺,外观、口感都会变得更好,但营养成分也流失严重。更重要的是,精细加工造成大量的粮食损耗。例如,100斤稻谷去壳后会变成80斤左右可食用的糙米,糙米磨成白米又会损失10斤。再经过两次抛光、两次筛选后又损失4斤。还没有进入零售环节,粮食就已经损失了14%。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曾做过测算,如果全国有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精米),则我国每年损失大米40亿公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在追求天然、健康的消费大趋势下,主打“传统谷物”、“天然高纤”等概念的粗粮食品成为市场新宠,藜麦、燕麦、黑麦、糙米这些小众原料频频出现在早餐麦片、代餐奶昔、纤体饮料等各类产品中。

CBNData与饿了么联合发布的《2020健康餐饮新风向趋势洞察》中指出,低糖零食成为当前的饮食新风尚。除了减糖外,粗粮食物的爆发也助推了这股风潮。

02、从打破“日期困扰”到智能标签:看零售端口的“节粮”妙招

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标识对于保证食用安全必不可少。但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不科学的日期标识也会造成可观的食物浪费。据了解,欧洲每年的浪费食品接近9千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消费者把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日期”当作“保质期”,而让食物提前进入了垃圾桶。

2020年初,包括雀巢,达能,家乐福,欧尚在内的法国40多家食品与零售企业签署了一项反食品浪费协议。该协议旨在共同减少由于搞混包装上“最佳食用日期”和“保质期”而造成提前丢弃食品的消费行为。协议指出:食品生产商应强调两种日期标签之间的差异,可在“最佳食用日期”旁边加上“丢弃之前请确认食物的外观、气味和口感”。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在货架标牌旁边添加视觉上更易识别的指示器,提醒消费者注意。

该协议还建议,当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产品条形码时,应显示出关于食用/保存日期的明确表述。所有参与企业均承诺:尽量在后续包装上用“保质期”替换“最佳食用日期”。

除了法国,其他欧洲国家也用各种方式减少零售环节中的食物浪费。德国零售巨头Lidl在某些自有品牌产品的标签上贴有“我的使用寿命通常比您想象的长”的标签,有助于提醒消费者要相信自己的感官,谨慎扔掉仍然可以食用的食物。英国最大连锁超市“乐购”对店内销售的116种果蔬商品不再标注“最佳食用日期”,因为相对于肉、鱼、蛋和奶制品,变质的果蔬仅凭借肉眼就可以辨认。没有日期的暗示,反而让果蔬的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延长。

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中国的食品包装上并没有“最佳食用日期”的困扰。根据现行法规要求,需要同时标注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因为需要推算保质期,最终望而却步,宁愿购买更新鲜生产日期的产品。很多出厂时间略久的产品只能躺在货架上,随着时间推移等待降价处理或者最终被丢弃。

除了借鉴欧洲同行消除“日期困扰”的做法,国内零售行业还需要加快向“智慧零售”的升级步伐,加强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利用大数据精准掌握顾客偏好,从而在选品和存货量上做到“百发百中”。

零售端所面临的挑战不只是“日期困扰”,如何能够准确识别出食品新鲜度,减少草率处理(丢弃)临期食品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标签在欧美已被广泛应用于烘焙、低温乳制品、肉制品、生鲜果蔬等品类中,通过颜色变化直观反映出食品的新鲜度与食用的安全度。在国内,智能标签主要应用在新零售创新企业和传统商超的创新体验店、新型便利店中,普及率还很低。未来,随着新零售革命的深入推进,国内的智能标签将迎来真正的大发展。

03、公益组织&云上平台,让临期食品重焕新生

在欧美国家,很多品质尚佳的临期食品(指介于“最佳食用期”和“保质期”之间的食物,可安全食用但却难以售卖)一般会被作为慈善物资,送到流浪汉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法国政府在2015年6月就颁布法令禁止超市丢弃过期食物,迫使他们把食物捐赠给慈善机构。此外,具有较强活动能力和公信力的慈善组织也会积极参与对过期食物的收集、评测、筛选和发放。

在英国,由餐饮专业人士牵头,社会志愿者加盟组建的公益组织 “The Real Junk Food Project”,通过开设“剩食超市”和“剩食餐馆”,已经成为全球减少食物浪费公益项目的典范。成立6年多来,带动7个国家120多个过期食物再利用项目,节省了5000吨食物。在美国华盛顿市,一家非盈利超市Daily Table接受大型供应商捐赠的临期食品,在自己的厨房里进行加工烹饪后,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为需要的人们送去新鲜的“即食餐”。

像Real Junk Food那样利用线下实体实现可控可见的临期食品回收与再利用,对于大量有志于此类公益事业的机构和人士,未免投入过大。而如果能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供需双方快速、精准地连接,则更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发源于丹麦的Too Good To Go是一个解决食物浪费的应用程序。这款APP将有多余食物的企业与希望“拯救”这些食物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如今业务遍布欧洲9国。自2018年起,Too GoodTo Go与HEMA(荷兰连锁零售商)、AH-to-go(荷兰连锁食品超市)、Marqt and Accor Hotels(旅店预订平台)等1000多个商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拥有超过25万注册用户,“拯救”了至少20万份食物。

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机构在担当 “食物供需平台”的角色。

上海绿洲食物银行发起了一个"最美食物包"的项目,借助阿里云“码上公益”平台,解决"余量食物浪费"难题,将品质完好的丑陋果蔬、临期食品等,送到弱势群体手中。

在中国台湾,有一家名为“全球定位”的公司,推出“村里珍惜卡”项目,同样是借助云端技术,对接食品服务商与需求者,开创出“消费即公益”的创新模式,同步解决食物浪费和救助贫穷的社会问题,每年惠及数万个家庭。

临期食品数量庞大,不仅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而且也因其公益属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专营临期食品的电商就获得了资本追捧。比如“好食期”,在2018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1.1亿元融资,用户数量接近1亿。电商平台“甩甩卖”去年3月获得3500万元战略投资。此外,还有将校园作为首要落地场景的微信小程序“善食者联盟”等也正在开拓临期食品市场。

从食物银行到临期食品电商,针对临期食品的新商业形态正在不断涌现。尽管处于“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境地,也不时受到人们对于安全和透明度的质疑,但这些创业者从社会忽略的“零售后端”中发掘了一个新市场,他们是真正的节粮先锋!

04、总结

从农田到餐桌,农业-食品产业的漫长链条中,每一环都会产生损耗和浪费。我们关注生产端,用开发替代谷物的多样化食品推动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善;在零售端,通过人性化措施和智能化应用,促进消费者更加理性的购买行为;在零售后端,对临期食品的再利用,则直接减少了食物浪费。

这三个环节上的节粮举措,虽不能解决全部的食物损耗和浪费问题,但它们距离食品产业最近,也最容易入手。

每一次的社会潮流中,都蕴藏着无限商机。节粮背后的商机,你看懂了吗?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 迁安便民网
    1970-01-01
迁安便民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迁安便民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迁安便民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迁安便民网 X1.0@ 2015-2020